操作

トーク

「顕浄土真実行文類」の版間の差分

出典: 浄土真宗聖典『ウィキアーカイブ(WikiArc)』

1行目: 1行目:
 +
<div style="font-size:large">
 
顕浄土真実教文類 一
 
顕浄土真実教文類 一
 
<span id="P--172"></span>
 
<span id="P--172"></span>
1,199行目: 1,200行目:
 
道俗時衆共同心 唯可信斯高僧説<br />
 
道俗時衆共同心 唯可信斯高僧説<br />
 
 六十行已畢 一百二十句<br />
 
 六十行已畢 一百二十句<br />
 +
</div>

2012年1月17日 (火) 00:09時点における版

顕浄土真実教文類 一

行文類二
  諸仏称名之願 {浄土真実之行 選択本願之行}
顕浄土真実行文類 二

     愚禿釈親鸞集

謹按往相廻向 有大行有大信。
大行者 則称 無礙光如来名。
斯行即是 摂諸善法 具諸徳本。極速円満 真如一実功徳宝海。
故名大行。然斯行者 出於大悲願。
即是名諸仏称揚之願 復名諸仏称名之願 復名諸仏咨嗟之願。
亦可名往相廻向之願 亦可名選択称名之願也。

諸仏称名願 大経言
設我得仏 十方世界無量諸仏 不悉咨嗟 称我名者 不取正覚{已上}
又言
我至成仏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靡所聞 誓不成正覚
為衆開宝蔵 広施功徳宝
常於大衆中 説法師子吼{抄要}

願成就文経言
十方恒砂諸仏如来 皆共讃嘆 無量寿仏 威神功徳不可思議。{已上}
又言
無量寿仏威神無極 十方世界無量無辺 不可思議諸仏如来 莫不称嘆於彼。{已上}
又言
其仏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転。{已上}

無量寿如来会言
今対如来発弘誓 当証{証字諸応反験也}無上菩提因。
若不満足諸上願 不取十力無等尊。
心或不堪常行施 広済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楽。{乃至}
最勝丈夫修行已 於彼貧窮為伏蔵。
円満善法無等倫。於大衆中師子吼{已上抄出}
又言
阿難 以此義利故 無量無数不可思議無有等等 無辺世界諸仏如来 皆共称讃 無量寿仏所有功徳。{已上}

仏説諸仏阿弥陀三那三仏薩楼仏檀過度人道経{大阿弥陀経云 廿四願経ト云}言

第四願 使某作仏時 令我名字 皆聞八方上下 無央数仏国。皆令諸仏 各於比丘僧 大衆中説 我功徳国土之善。
諸天人民 蜎飛蠕動之類 聞我名字 莫不慈心。
歓喜踊躍者 皆令来生我国 得是願乃作仏。
不得是願 終不作仏。{已上}

無量清浄平等覚経巻上言
我作仏時 令我名聞 八方上下 無数仏国。
諸仏各於弟子衆中 嘆我功徳 国土之善。
諸天人民 蠕動之類 聞我名字 皆悉踊躍 来生我国。不爾者我不作仏。
我作仏時 他方仏国人民 前世為悪聞 我名字及正為道 欲来生我国。寿終皆令 不復更三悪道 則生我国 在心所願。 不爾者我不作仏。
阿闍世王太子 及五百長者子 聞無量清浄仏 二十四願 皆大歓喜 踊躍心中 倶願言令 我等復作仏時 皆如無量清浄仏。
仏則知之告 諸比丘僧 是阿闍世王太子 及五百長者子 却後無央数劫 皆当作仏 如無量清浄仏。
仏言是 阿闍世王太子 五百長者子 作菩薩道 以来無央数劫 皆各供養 四百億仏 已今復来供養。
我是 阿闍世王太子 及五百人等 皆前世 迦葉仏時 為我作弟子。 今皆復会 是共相値也。則諸比丘僧 聞仏言 皆心踊躍 莫不歓喜者。{乃至}

如是人聞仏名 快安穏得大利。
吾等類得是徳。諸此刹獲所好。
無量覚授其決。我前世有本願。
一切人聞説法 皆悉来生我国。
吾所願皆具足。従衆国来生者
皆悉来到此間 一生得不退転。
速疾超便可到 安楽国之世界。
至無量光明土 供養於無数仏。
非有是功徳人 不得聞是経名。
唯有清浄戒者 乃還聞斯正法。
悪驕慢蔽懈怠 難以信於此法。
宿世時見仏者 楽聴聞世尊教。
人之命希可得 仏在世甚難値。
有信慧不可致。若聞見精進求。
聞是法而不忘 便見敬得大慶
則我之善親原。以是故発道意。
設令満世界火 過此中得聞法
会当作世尊将 度一切生老死。{已上}

悲華経大施品之二巻言{曇無讖三蔵訳}
願我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已無量無辺阿僧祇 余仏世界 所有衆生 聞我名者 修諸善本欲生我界。
願其捨命之 復必定得生。唯除五逆 誹謗聖人 廃壊正法。{已上}

爾者称名 能破衆生一切無明 能満衆生一切志願。
称名則 是最勝真妙正業。正業則是念仏。念仏則是 南無阿弥陀仏。
南無阿弥陀仏 即是正念也。可知。

十住毘婆沙論曰
有人言 般舟三昧及大悲名 諸仏家
従此二法 生諸如来。此中般舟三昧為父 又大悲為母。復次般舟三昧 是父。無生法忍 是母。如助菩提中説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来 従是二法生。
家無過咎者家清浄故清浄者六波羅
蜜四功徳処方便般若波羅蜜善慧般
舟三昧大悲諸忍是諸法清浄無有過
故名家清浄是菩薩以此諸法為家故
無有過咎転於世間道入出世上道者
世間道名即是凡夫所行道転名休息
凡夫道者不能究竟至涅槃常往来生
死是名凡夫道出世間者因是道得出
三界故名出世間道上者妙故名為上
入者正行道故名為入以是心入初地
名歓喜地
問曰初地何故名為歓喜
答曰
如得於初果 究竟至涅槃
菩薩得是地 心常多歓喜
自然得増長 諸仏如来種
是故如此人 得名賢善者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
悪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不可
傾動究竟至涅槃断見諦所断法故心
大歓喜設使睡眠懶堕不至二十九有
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
水若二三渧苦已滅如大海水余未滅
者如二三渧心大歓喜菩薩如是得初
地已名生如来家一切天竜夜叉乾闥
婆{乃至}声聞辟支等所共供養恭敬何
以故是家無有過咎故転世間道入出
世間道但楽敬仏得四功徳処得六波
羅蜜果報滋味不断諸仏種故心大歓
喜是菩薩所有余苦如二三水渧雖百
千億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無
始生死苦如二三水渧所可滅苦如大
海水是故此地名為歓喜
問曰初歓喜地菩薩在此地中名多歓
喜為得諸功徳故歓喜為地法応歓喜
以何而歓喜
答曰
常念於諸仏 及諸仏大法
必定希有行 是故多歓喜
如是等歓喜因縁故菩薩在初地中心
多歓喜念諸仏者念然灯等過去諸仏
阿弥陀等現在諸仏弥勒等将来諸仏
常念如是諸仏世尊如現在前三界第
一無能勝者是故多歓喜念諸仏大法
者略説諸仏四十不共法一自在飛行
随意二自在変化無辺三自在所聞無
閡四自在以無量種門知一切衆生心
{乃至} 念必定諸菩薩者若菩薩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入法位得無生忍
千万億数魔之軍衆不能壊乱得大悲
心成大人法{乃至} 是名念必定菩薩念
希有行者念必定菩薩第一希有行令
心歓喜一切凡夫所不能及一切声聞
辟支仏所不能行開示仏法無閡解脱
及薩婆若智又念十地諸所行法名為
心多歓喜是故菩薩得入初地名為歓

問曰有凡夫人未発無上道心或有発
心者未得歓喜地是人念諸仏及諸仏
大法念必定菩薩及希有行亦得歓喜
得初地菩薩歓喜与此人有何差別
答曰
菩薩得初地 其心多歓喜
諸仏無量徳 我亦定当得
得初地必定菩薩念諸仏有無量功徳
我当必得如是之事何以故我已得此
初地入必定中余者無有是心是故初
地菩薩多生歓喜余者不爾何以故余
者雖念諸仏不能作是念我必当作仏
譬如転輪聖子生転輪王家成就転輪
王相念過去転輪王功徳尊貴作是念
我今亦有是相亦当得是豪富尊貴心
大歓喜若無転輪王相者無如是喜必
定菩薩若念諸仏及諸仏大功徳威儀
尊貴我有是相必当作仏即大歓喜余
者無有是事定心者深入仏法心不可

又云
信力増上者何名有所聞見必受無疑
増上名殊勝 問曰有二種増上一者
多二者勝今説何者 答曰此中二事
倶説菩薩入初地得諸功徳味故信力
転増以是信力籌量諸仏功徳無量深
妙能信受是故此心亦多亦勝深行大
悲者愍念衆生徹入骨体故名為深為
一切衆生求仏道故名為大慈心者常
求利事安穏衆生慈有三種{乃至}
又曰
仏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
道歩行則苦水道乗船則楽菩薩道亦
如是或有懃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
行疾至阿惟越致者{乃至}
若人疾欲至 不退転地者
応以恭敬心 執持称名号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応当念是十
方諸仏称名号如宝月童子所問経阿
惟越致品中説{乃至}
西方善世界 仏号無量明
身光智慧明 所照無辺際
其有聞名者 即得不退転{乃至}
過去無数劫 有仏号海徳
是諸現在仏 皆従彼発願
寿命無有量 光明照無極
国土甚清浄 聞名定作仏{乃至}
問曰但聞是十仏名号執持在心便得
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更有余
仏余菩薩名得至阿惟越致邪
答曰
阿弥陀等仏 及諸大菩薩
称名一心念 亦得不退転
如是阿弥陀等諸仏亦応恭敬礼拝称
其名号今当具説無量寿仏世自在王
仏{乃至有其余仏}是諸仏世尊現在十方清浄
世界皆称名憶念阿弥陀仏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帰即入必定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応憶念以偈
称讃
無量光明慧 身如真金山
我今身口意 合掌稽首礼{乃至}
人能念是仏 無量力功徳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乃至}
若人願作仏 心念阿弥陀
応時為現身 是故我帰命
彼仏本願力 十方諸菩薩
来供養聴法 是故我稽首{乃至}
若人種善根 疑則華不開
信心清浄者 華開則見仏
十方現在仏 以種種因縁
嘆彼仏功徳 我今帰命礼{乃至}
乗彼八道船 能度難度海
自度亦度彼 我礼自在人
諸仏無量劫 讃揚其功徳
猶尚不能尽 帰命清浄人
我今亦如是 称讃無量徳
以是福因縁 願仏常念我{抄出}
浄土論曰
我依修多羅 真実功徳相
説願偈総持 与仏教相応
観仏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満足 功徳大宝海
又曰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応知菩
薩出第五門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応
知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
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抄出}
論註曰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云菩薩求
阿毘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
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無仏
時求阿毘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
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循醤反}
善乱菩薩法二者声聞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無顧悪人破他勝徳四者顛倒善
果能壊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陸路歩行則
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仏因縁願生浄
土乗仏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浄土仏力
住持即入大乗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
毘跋致譬如水路乗船則楽 此無量
寿経優婆提舎蓋上衍[衍字]{口且反楽也}之極
致不退之風航[航字]者也無量寿是
安楽浄土如来別号釈迦牟尼仏在王
舎城及舎衛国於大衆之中説無量寿
仏荘厳功徳即以仏名号為経体後聖
者婆藪槃頭菩薩服膺{一升反}如来大悲
之教傍経作願生偈{已上}
又云
又所願不軽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
達乞加神力所以仰告我一心者天親
菩薩自督[督字]{勧也率也正也俗作督}之詞言
念無礙光如来願生安楽心心相続無
他想間雑{乃至} 帰命尽十方無礙光如
来者帰命即是礼拝門尽十方無礙光
如来即是讃嘆門何以知帰命是礼拝
龍樹菩薩造阿弥陀如来讃中或言稽
首礼或言我帰命或言帰命礼此論長
行中亦言修五念門五念門中礼拝是
一天親菩薩既願往生豈容不礼故知
帰命即是礼拝然礼拝但是恭敬不必
帰命帰命是礼拝若以此推帰命為重
偈申己心宜言帰命[命字]{眉病反使也教也道也信也計也召也}
論解偈義汎談礼拝彼此相成於義弥
顕何以知尽十方無礙光如来是賛嘆
門下長行中言云何讃嘆謂称[称字]{処陵
反知軽重也説文曰銓也是也等也俗也作秤云正斤雨也昌孕反昌陵反}彼如来名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実
修行相応故{乃至} 天親今言尽十方無
礙光如来即是依彼如来名如彼如来
光明智相讃嘆故知此句是賛嘆門願
生安楽国者此一句是作願門天親菩
薩帰命之意也{乃至}
問曰大乗経論中処処説衆生畢竟無
生如虚空云何天親菩薩言願生邪
答曰説衆生無生如虚空有二種一者
如凡夫所謂実衆生如凡夫所見実生
死此所見事畢竟無所有如亀毛如虚
空二者謂諸法因縁生故即是不生無
所有如虚空天親菩薩所願生者是因
縁義因縁義故仮名生非如凡夫謂有
実衆生実生死也 問曰依何義説往
生 答曰於此間仮名人中修五念門
前念与後念作因穢土仮名人浄土仮
名人不得決定一不得決定異前心後
心亦如是何以故若一則無因果若異
則非相続是義観一異門論中委曲釈
第一行三念門竟{乃至}
我依修多羅 真実功徳相
説願偈総持 与仏教相応{乃至}
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
多羅何故依者以如来即真実功徳相
故云何依者修五念門相応故{乃至} 修
多羅者十二部経中直説者名修多羅
謂四阿含三蔵等外大乗諸経亦名修
多羅此中言依修多羅者是三蔵外大
乗修多羅非阿含等経也 真実功徳
相者有二種功徳一者従有漏心生不
順法性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
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虚偽是故名
不実功徳二者従菩薩智慧清浄業起
荘厳仏事依法性入清浄相是法不顛
倒不虚偽名真実功徳云何不顛倒依
法性順二諦故云何不虚偽摂衆生入
畢竟浄故 説願偈総持与仏教相応
者持名不散不失総名以少摂多{乃至}
願名欲楽往生{乃至} 与仏教相応者譬
如函蓋相称也{乃至}
云何廻向不捨一切苦悩衆生心常作
願廻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廻向
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
以己功徳廻施一切衆生作願共往生
阿弥陀如来安楽浄土{抄出}
安楽集云
観仏三昧経云 令勧父王行念仏三
昧父王白仏仏地果徳真如実相第一
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仏告父王諸
仏果徳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
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勧父王行念仏
三昧父王白仏念仏之功其状云何仏
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科
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
林唯臭無香若有噉其華菓発狂而
死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纔欲成樹
香気昌盛遂能改変此林普皆香美衆
生見者皆生希有心仏告父王一切衆
生在生死中念仏之心亦復如是但能
繋念不止定生仏前一得往生即能改
変一切諸悪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
蘭林所言伊蘭林者喩衆生身内三毒
三障無辺重罪言栴檀者喩衆生念仏
之心纔欲成樹者謂一切衆生但能
積念不断業道成弁也
問曰計一衆生念仏之功亦応一切知
何因一念之功力能断一切諸障如一
香樹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使香美也
答曰依諸部大乗顕念仏三昧功能不
可思議也 何者 如華厳経云 譬
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絃音声一奏
一切余絃悉皆断壊若人菩提心中行
念仏三昧者一切煩悩一切諸障悉皆
断滅亦如有人搆取牛羊驢馬一切諸
乳置一器中若将師子乳一渧投之
直過無難一切諸乳悉皆破壊変為清
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仏三昧者
一切悪魔諸障直過無難 又彼経云
譬如有人持翳身薬処処遊行一切余
行不見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仏三
昧者一切悪神一切諸障不見是人随
諸処処無能遮障也何故能念此念仏
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又云
如摩訶衍中説云 諸余三昧非不三
昧何以故或有三昧但能除貪不能除
瞋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痴貪
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瞋或有三
昧但能除現在障不能除過去未来一
切諸障若能常修念仏三昧無問現在
過去未来一切諸障皆除也
又云大経賛云
若聞阿弥陀徳号 歓喜賛仰心帰依
下至一念得大利 則為具足功徳宝
設満大千世界火 亦応直過聞仏名
聞阿弥陀不復退 是故至心稽首礼
又云
又如目連所問経 仏告目連譬如万
川長流有草木前不顧後後不顧前都
会大海世間亦爾雖有豪貴富楽自在
悉不得勉生老病死只由不信仏経
後世為人更甚困劇不能得生千仏国
土是故我説無量寿仏国易往易取而
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五種邪道
我説是人名無眼人名無耳人経教既
爾何不捨難依易行道矣{已上}
光明寺和尚云
又如文殊般若云 欲明一行三昧唯
勧独処空閑捨諸乱意係心一仏不観
相貌専称名字即於念中得見彼阿弥
陀仏及一切仏等
問曰何故不令作観直遣専称名字者
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衆生障重境細
心麁識颺神飛観難成就也是以大聖
悲憐直勧専称名字正由[由字]{以周反行也経也従也用
也}称名易故相続即生
問曰既遣専称一仏何故境現即多此
豈非邪正相交一多雑現也 答曰仏
仏斉証形無二別縦使念一見多乖
何大道理也  又如観経云 行勧
座観礼念等皆須面向西方者最勝如
樹先傾倒必随曲故必有事礙不
及向西方者但作向西想亦得
問曰一切諸仏三身同証悲智果円亦
応無二随方礼念課称一仏亦応得生
何故偏嘆西方勧専礼念等有何義也
答曰諸仏所証平等是一若以願行来
取非無因縁然弥陀世尊本発深重誓
願以光明名号摂化十方但使信心求
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仏願
力易得往生是故釈迦及以諸仏勧向
西方為別異耳亦非是称念余仏不
能除障滅罪也応知若能如上念念相
続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
以故無外雑縁得正念故与仏本願得
相応故不違教故随順仏語故{已上}
又云
唯観念仏衆生摂取不捨故名阿弥陀{已上}
又云
弥陀智願海 深広無涯底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設満大千火 直過聞仏名
聞名歓喜讃 皆当得生彼
万年三宝滅 此経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 皆当得生彼{抄要}
又云
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回六道苦
不可言今遇善知識得聞弥陀本願名
号一心称念求願往生願仏慈悲不捨
本弘誓願摂受弟子{已上}
又云
問曰称念礼観阿弥陀仏現世有何功
徳利益
答曰若称阿弥陀仏一声即能除滅八
十億劫生死重罪礼念已下亦如是
十往生経云 若有衆生念阿弥陀仏
願往生者彼仏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
行者若行若座若住若臥若昼若夜一
切時一切処不令悪鬼悪神得其便也
又如観経云 若称礼念阿弥陀仏願
往生彼国者彼仏即遣無数化仏無数
化観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与前二
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囲繞行者不問
行住座臥一切時処若昼若夜常不離
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
須至心求往  又如無量寿経云
若我成仏十方衆生称我名号下至十
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覚 彼仏今現在
成仏当知本誓重願不虚衆生称念
必得往生  又如弥陀経云 若有
衆生聞説阿弥陀仏即応執持名号若
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称仏不乱
命欲終時阿弥陀仏与諸聖衆現在其
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国
仏告舎利弗我見是利故説是言若有
衆生聞是説者応当発願願生彼国
次下説云 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仏南
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恒河沙等諸
仏各於本国出其舌相徧覆三千大千
世界説誠実言汝等衆生皆応信是一
切諸仏所護念経云何名護念若有衆
生称念阿弥陀仏若七日及一日下至
一声乃至十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証成
此事故名護念経 次下文云 若称
仏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仏之
所護念故名護念経今既有此増上誓
願可憑諸仏子等何不励意去也{智昇法師集諸
経礼懺儀下巻者善導和尚礼懺也依之}
又云
言弘願者如大経説一切善悪凡夫得
生者莫不皆乗[乗字]{食陵反又宝証反駕也勝也登也守也覆也}
阿弥陀仏大願業力為増上縁也
又云
言南無者即是帰命亦是発願回向之
義言阿弥陀仏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
必得往生
又云
言摂生増上縁者  如無量寿経四
十八願中説 仏言若我成仏十方衆
生願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乗我
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覚 此即是願
往生行人命欲終時願力摂得往生故
名摂生増上縁
又云
欲使善悪凡夫回心起行尽得往生此
亦是証生増上縁{已上}
又云
門門不同八万四 為滅無明果業因
利剣即是弥陀号 一声称念罪皆除
微塵故業随智滅 不覚{覚字教音}転入真如門
得免娑婆長劫難 持蒙知識釈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 選得弥陀弘誓門
{已上抄要}
 爾者南無之言帰命 帰言{至也}又
 帰説也説字{悦音} 又帰説也説
 字{税音悦税二音告也述也宣述人意也} 命言{業也招引也使也教也
 道也信也計也召也} 是以帰命者本願招喚之
 勅命也言発願回向者如来已発願
 回施衆生行之心也言即是其行者
 即選択本願是也言必得往生者彰
 獲至不退位也経言即得釈云必定
 即言由聞願力光闡報土真因決定
 時剋之極促也必言{審也然也分極也}金
 剛心成就之貌也
浄土五会念仏略法事儀讃云
夫如来設教広略随根終帰乎実
相得真無生者孰能与於此哉然念
仏三昧是真無上深妙門矣以弥陀法
王四十八願名号焉仏事願力度衆生
{乃至} 如来常於三昧海中挙細綿乎
謂父王曰王今座禅但当念仏豈同離
念求乎無念離生求於無生乎離相好
求乎法身離文求解脱{乃至} 爾大哉至
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弘誓各別故我
釈迦応生於濁世阿弥陀出現於浄土
方雖穢浄両殊利益斉一若易修易証
真唯浄土教門然彼西方殊妙難比其
国土也厳以百宝蓮敷九品以収人
其仏名号也{乃至}
依称讃浄土経[釈法照]
如来尊号甚分明 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称名皆得往 観音勢至自来迎
弥陀本願特起殊 慈悲方便引凡夫
一切衆生皆度脱 称名即得罪消除
凡夫若得到西方 曠劫塵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 永除老病離無常
依仏本行経[法照]
何者名之為正法 若箇道理是真宗
好悪今時須決択 一一子細莫朦朧
正法能超出世間 持戒座禅名正法
念仏成仏是真宗 不取仏言名外道
撥無因果見為空 正法能超出世間
禅律如何是正法 念仏三昧是真宗
見性了心便是仏 如何道理不相応{略抄}
依阿弥陀経
西方進道勝娑婆 縁無五欲及邪魔
成仏不労諸善業 華台端座念弥陀
五濁修行多退転 不如念仏往西方
到彼自然成正覚 還来苦界作津梁
万行之中為急要 迅速無過浄土門
不但本師金口説 十方諸仏共伝証
此界一人念仏名 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 一華還到此間迎{略抄}
依般舟三昧経[慈愍和尚]
今日道場諸衆等 恒沙曠劫総経来
度此人身難値遇 喩若優曇華始開
正値希聞浄土教 正値念仏法門開
正値弥陀弘誓喚 正値大衆信心回
正値今日依経賛 正値結契上華台
正値道場無魔事 正値無病総能来
正値七日功成就 四十八願要相携
普勧道場同行者 努力回心帰去来
借問家郷何処在 極楽池中七宝台
彼仏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総迎来
不簡貧窮将富貴 不簡下智与高才
不簡多聞持浄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仏 能令瓦礫変成金
寄語現前大衆等 同縁去者早相尋
借問相尋何処去 報道弥陀浄土中
借問何縁得生彼 報道念仏自成功
借問今生多罪障 如何浄土肯相容
報道称名罪消滅 喩若明灯入闇中
借問凡夫得生否 如何一念闇中明
報道除疑多念仏 弥陀決定自親近{抄要}
依新無量寿観経[法照]
十悪五逆至愚人 永劫沈淪在久塵
一念称得弥陀号 至彼還同法性身{已上}
憬興師云
如来広説有二初広説如来浄土果即
所行所成也後広顕衆生往生因果即
所摂所益也
又云
悲華経諸菩薩本授記品云 爾時宝
蔵如来讃転輪王言善哉善哉{乃至} 大
王汝見西方過百千万億仏土有世界
名尊善無垢彼界有仏名尊音王如来
{乃至} 今現在為諸菩薩説於正法{乃至}
純一大乗清浄無雑其中衆生等一
化生亦無女人及其名字彼仏世界所
有功徳清浄荘厳悉如大王所願無異
{乃至} 今改汝字為無量清浄{已上}
無量寿如来会云
広発如是大弘誓願皆已成就世間希
有発是願已如実安住種種功徳具足
荘厳威徳広大清浄仏土{已上}
又云
福智二厳成就故備施等衆生行也
以己所修利衆生故令功徳成
又云
籍久遠因値仏聞法可慶喜故
又云
人聖国妙誰不尽力作善願生因善既
成不自獲果故云自然不簡貴賤
皆得往生故云箸無上下
又云
易往而無人其国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修因即往無修生尠修因来生終不違
逆即易往也
又云
本願力故{即往誓願之力}満足願故{願無欠故}明
了願故{求之不虚故}堅固願故{縁不能壊故}究
竟願故{必果遂故}
又云
総而言之欲令凡小増欲往生之意故
須顕彼土勝
又云
既言於此土修菩薩行即知無諍王在
於此方宝海亦然
又云
聞仏威徳広大故得不退転也{已上}
楽邦文類云
総官張掄云 仏号甚易持浄土甚易
往八万四千法門無如是之捷径但能
輟清晨俛仰之暇遂可為永劫不壊之
資是則用力甚微而収功乃無有尽
衆生亦何苦自棄而不為乎噫夢幻
非真寿夭難保呼吸之頃即是来生
一失人身万劫不復此時不悟仏如
衆生何願深念於無常勿徒貽於
後悔浄楽居士張掄勧縁{已上}
台教祖師山陰{慶文法師}云
良由仏名従真応身而建立故従慈悲
海而建立故従誓願海而建立故従智
慧海而建立故従法門海而建立故若
但専称一仏名号則是具称諸仏名号
功徳無量能滅罪障能生浄土何必生
疑乎{已上}
律宗祖師元照云
況我仏大慈開示浄土慇懃勧嘱徧諸
大乗目見耳聞特生疑謗自甘沈溺不
慕超昇如来説為可憐憫者良由不
知此法特異常途不択賢愚不簡緇素
不論修行久近不問造罪重軽但令決
定信心即是往生因種{已上}
又云
今浄土諸経並不言魔即知此法無魔
明矣山陰慶文法師正信法門弁之甚
詳 今為具引彼問曰或有人云臨
終見仏菩薩放光持台天楽異香来
迎往生並是魔事此説如何 答曰有
依首楞厳修習三昧或発動陰魔有依
摩訶衍論修習三昧或発動外魔{謂天魔也}
有依止観論修習三昧或発動時魅此
等並是修禅定人約其自力先有魔種
被定撃発故現此事儻能明識各用対
治即能除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
{上明此方入道則発魔事}今約所修念仏三昧乃憑
仏力如近帝王無敢于犯蓋由阿弥
陀仏有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
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
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遥聞力他心徹鑑
力光明徧照摂取衆生力有如是等不
可思議功徳之力豈不能護持念仏之
人至臨終時令無障礙邪若不為護持
者則慈悲力何在若不能除魔障者智
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降魔力復
何在邪若不能鑑察被魔為障者天
眼遠見力天耳遥聞力他心徹鑑力復
何在邪  経云 阿弥陀仏相好光
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仏衆生摂取不捨
若謂念仏臨終被魔障者光明徧照摂
取衆生力復何在邪況念仏人臨終感
相出自衆経皆是仏言何得貶為魔
境乎今為決破邪疑当生正信{已上彼文}
又{元昭律師弥陀経義文}云 一乗極唱終帰咸指
於楽邦万行円修最勝独推於果号良
以従因建願秉志躬行歴塵点劫懐済
衆之仁無芥子地非捨身之処悲智六
度摂化以無遺内外両財随求而必応
機与縁熟行満功成一時円証於三身
万徳総彰於四字{已上}
又云
況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聞口誦無
辺聖徳攬入識心永為仏種頓除億
劫重罪獲証無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
是多功徳也{已上}
又云
正念中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悪業種
無不発現或起悪念或起邪見或生繋
恋或発猖狂悪相非一皆名顛倒因
前誦仏罪滅障除浄業内熏慈光外摂
脱苦得楽一刹那間下文勧生其利在
此{已上}
慈雲法師{天竺寺遵式}云
唯安養浄業捷真可修若有四衆欲復
速破無明永滅五逆十悪重軽等罪当
修此法欲得大小戒体遠復清浄得念
仏三昧成就菩薩諸波羅蜜当学此法
欲得臨終離諸怖畏身心安快衆聖現
前授手接引初離塵労便至不退不
歴長劫即得無生当学此法等 古賢
法語能無従乎已上五門略標綱要
自余不尽委在釈文 按開元蔵録此
経凡有両訳前本已亡今本乃畺良邪
舎訳僧伝云 畺良邪舎此云時称
宋元嘉初建于京邑文帝
慈雲{遵式也}讃云
了義中了義 円頓中円頓{已上}
大智{元照律師也}唱云
円頓一乗純一無雑{已上}
律宗戒度{元照之弟子也}云
仏名乃是積劫薫修攬其万徳総彰四
字是故称之獲益非浅{已上}
律宗用欽云
今若以我心口称念一仏嘉号則従因
至果無量功徳無不具足{已上}
又云
一切諸仏歴微塵劫了悟実相不得一
切故発無相大願修無住妙行証無得
菩提住非荘厳国土現無神通之神通
故舌相徧於大千示無説之説故勧信
是経豈容心思口議邪私謂諸仏不思
議功徳須臾収弥陀二報荘厳持名行
法彼諸仏中亦須収於弥陀也{已上}
三論祖師嘉祥云
問念仏三昧何因能得滅如此多罪邪
解云仏有無量功徳念仏無量功徳故
得滅無量罪{已上}
法相祖師法位云
諸仏皆徳施名称名即称徳徳能滅罪
生福名亦如是若信仏名能生善滅悪
決定無疑称名往生此有何惑{已上}
禅宗飛錫云
念仏三昧善之最上万行元首故曰三
昧王焉{已上}
往生要集云
双巻経三輩之業雖有浅深然通皆云
一向専念無量寿仏三四十八願中於
念仏門別発一願云乃至十念若不生
者不取正覚四観経極重悪人無他方
便唯称弥陀得生極楽{已上}
又云
応依心地観経六種功徳一無上大功
徳田二無上大恩徳三無足二足及以
多足衆生中尊四極難値遇如優曇華
五独出三千大千界六世出世間功徳
円満義依具如此等六種功徳常能利
益一切衆生{已上}
依此六種功徳信和尚云
一応念一称南無仏皆已成仏道故我
帰命礼無上功徳田二応念慈眼視
衆生平等如一子故我帰命礼極大
慈悲母三応念十方諸大士恭敬弥
陀尊故我帰命礼無上両足尊四応念
一得聞仏名過於優曇華故我帰命
礼極難値遇者五応念一百倶胝界二
尊不並出故我帰命礼希有大法王六
応念仏法衆徳海三世同一体故我帰
命礼円融万徳尊{已上}
又云
波利質多樹華一日薫衣瞻蔔華波師
迦華雖千歳薫所不能及{已上}
又云
如一斤石汁能変千斤銅為金 雪山
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
月利沙見昴星則出菓実{已上}
選択本願念仏集{源空集}云
南無阿弥陀仏{往生之業 念仏為本}
又云
夫速欲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閣聖
道門選入浄土門欲入浄土門正雑二
行中且抛諸雑行選応帰正行欲修於
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応
専正定正定之業者即是称仏名称名
必得生依仏本願故{已上}
 明知是非凡聖自力之行故名不回
 向之行也大小聖人重軽悪人皆同
 斉応帰選択大宝海念仏成仏
是以論註曰
彼安楽国土莫非阿弥陀如来正覚浄
華之所化生同一念仏無別道故{已上}
 爾者獲真実行信者心多歓喜故是
 名歓喜地是喩初果者初果聖者尚
 睡眠懶堕不至二十九有何況十方
 群生海帰命斯行信者摂取不捨故
 名阿弥陀仏是曰他力 是以龍樹
 大士曰即時入必定 曇鸞大師云
 入正定聚之数 仰可憑斯専可行
 斯也
 良知無徳号慈父能生因闕無光
 明悲母所生縁乖能所因縁雖可和
 合非信心業識無到光明土真実信
 業識斯則為内因光明名父母斯則
 為外縁内外因縁和合得証報土真
 身 故宗師言以光明名号摂化十
 方但使信心求念 又云念仏成仏
 是真宗 又云真宗叵遇也 可知
 凡就往相回向行信行則有一念亦
 信有一念言行之一念者謂就称名
 徧数顕開選択易行至極
故大本言
仏語弥勒其有得聞彼仏名号歓喜踊
躍乃至一念当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
具足無上功徳{已上}
光明寺和尚云下至一念 又云一声
一念 又云専心専念{已上}
智昇師集諸経礼懺儀下巻云
深心即是真実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
煩悩凡夫善根薄少流転三界不出火
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願及称名号下
至十声聞等定得往生及至一念無有
疑心故名深心{已上}
 経言乃至釈曰下至乃下其言雖異
 其意惟一也復乃至者一多包容之
 言 言大利者対小利之言言無上
 者対有上之言也信知大利無上者
 一乗真実之利益也小利有上者則
 是八万四千仮門也 釈云専心者
 即一心形無二心也云専念者即一
 行形無二行也今弥勒付嘱之一念
 即是一声一声即是一念一念即是
 一行一行即是正行正行即是正業
 正業即是正念正念即是念仏則是
 南無阿弥陀仏也
 爾者乗大悲願船浮光明広海至徳
 風静衆禍波転即破無明闇速到無
 量光明土証大般涅槃遵普賢之徳
 也可知
安楽集云
十念相続者是聖者一数之名耳即能
積念凝思不縁他事使業道成弁便罷
亦不労記之頭数也  又云 若久
行人念多応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記数
亦好此亦依聖教{已上}
 斯乃顕真実行明証 誠知選択摂
 取之本願超世希有之勝行円融真
 妙之正法至極無礙之大行也可知
 言他力者如来本願力也
論曰
言本願力者示大菩薩於法身中常在
三昧而現種種身種種神通種種説
法皆以本願力起譬如阿修羅琴雖無
鼓者而音曲自然是名教化地第五功
徳相{乃至}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応知
成就者謂自利満足也応知者謂応知
由自利故則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
能利他也
菩薩出第五門回向利益他行成就
応知成就者謂以回向因証教化地果
若因若果無有一事不能利他也応知
者謂応知由利他故則能自利非是不
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
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仏所
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得
此菩提故名為仏今言速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是得早作仏也阿名無耨
多羅名上三藐名正三名徧菩提名道
統而訳之名為無上正徧道無上者言
此道窮理尽性更無過者何以言之以
正故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為
正智法性無相故聖智無知也徧有二
種一者聖心徧知一切法二者法身徧
満法界若身若心無不徧也道者無礙
道也  経言十方無礙人一道出生
死一道者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
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
相也
問曰有何因縁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

然覈求其本阿弥陀如来為増上縁他
利之与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仏而言宜
言利他自衆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談
仏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凡
是生彼浄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縁阿弥陀如来本願力故何以言之
若非仏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
的取三願用証義意
願言 設我得仏十方衆生至心信楽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
覚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縁仏願力故
十念念仏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勉三
界輪転之事無輪転故所以得速一証

願言 設我得仏国中人天不住定聚
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覚 縁仏願力故
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
回伏之難所以得速二証也
願言 設我得仏他方仏土諸菩薩衆
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補処除其本
願自在所化為衆生故被弘誓鎧積累
徳本度脱一切遊諸仏国修菩薩行供
養十方諸仏如来開化恒砂無量衆生
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
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徳若不爾者不取
正覚 縁仏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
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徳以超出常倫諸
地之行現前故所以得速三証也 以
斯而推他力為増上縁得不然乎
当復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塗
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
修禅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遊四
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又如劣夫跨驢
不上従転輪王行便乗虚空遊四天
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愚哉後
之学者聞他力可乗当生信心勿自局
[局字 古玉反]{セハシ チカシ カキル}分也{已上}
元照律師云
或於此方破惑証真則運自力故談大
小諸経或往他方聞法悟道須憑他力
故説往生浄土彼此雖異莫非方便令
悟自心{已上}
 言一乗海者一乗者大乗大乗者仏
 乗得一乗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阿耨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
 者即是究竟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
 究竟一乗無異如来無異法身如来
 即法身究竟一乗者即是無辺不断
 大乗無有二乗三乗二乗三乗者入
 於一乗一乗者即第一義乗唯是誓
 願一仏乗也
涅槃経言
善男子実諦者名曰大乗非大乗者不
名実諦善男子実諦者是仏所説非魔
所説若是魔説非仏説不名実諦善男
子実諦者一道清浄無有二也{已上}
又言
云何菩薩信順一実菩薩了知一切衆
生皆帰一道一道者謂大乗也諸仏菩
薩為衆生故分之為三是故菩薩信順
不逆{已上}
又言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一者荘厳畢竟二
者究竟畢竟一者世間畢竟二者出世
畢竟荘厳畢竟者六波羅蜜究竟畢竟
者一切衆生所得一乗一乗者名為仏
性以是義故我説一切衆生悉有仏性
一切衆生悉有一乗以無明覆故不能
得見{已上}
又言
云何為一一切衆生悉一乗故云何非
一説三乗故云何非一非非一無数法
故{已上}
華厳経言
文殊法常爾 法王唯一法
一切無礙人 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仏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已上}
 爾者斯等覚悟皆以安養浄刹之大
 利仏願難思之至徳也
 言海者従久遠已来転凡聖所修雑
 修雑善川水転逆謗闡提恒沙無明
 海水成本願大悲智慧真実恒沙万
 徳大宝海水喩之如海也 良知如
 経説言煩悩氷解成功徳水{已上}
 願海者不宿二乗雑善中下屍骸何
 況宿人天虚仮邪偽善業雑毒雑心
 屍骸乎
故大本言
声聞或菩薩 莫能究聖心
譬如従生盲 欲行開導人
如来智慧海 深広無涯底
二乗非所惻 唯仏独明了{已上}
浄土論曰
何者荘厳不虚作住持功徳成就偈言
観仏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満足 功徳大宝海

不虚作住持功徳成就者蓋是阿弥陀
如来本願力也今当略示虚空之相不
能住持用顕彼不虚作住持之義{乃至}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蔵菩薩四
十八願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願
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虚設
力願相府畢竟不差故曰成就
又曰
海者言仏一切種智深広無涯不宿二
乗雑善中下屍骸喩之如海是故言
天人不動衆 清浄智海生
不動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乗根不可傾
動也{已上}
光明師云
我依菩薩蔵 頓教一乗海
又云
瓔珞経中説漸教 万劫修功証不退
観経弥陀経等説 即是頓教菩提蔵{已上}
楽邦文類云
宗釈禅師云 還丹一粒変鉄成金真
理一言転悪業成善業{已上}
 然就教念仏諸善比挍対論有難易
 対頓漸対横竪対超渉対順逆対大
 小対多少対勝劣対親疎対近遠対
 深浅対強弱対重軽対広狭対純雑
 対径迂対捷遅対通別対不退退対
 直弁因明対名号定散対理尽非理
 尽対勧無勧対無間間対断不断対
 相続不続対無上有上対上上下下
 対思不思議対因行果徳対自説他
 説対回不回向対護不護対証不証
 対讃不讃対付嘱不嘱対了不了教
 対機堪不堪対選不選対真仮対仏
 滅不滅対法滅利不利対自力他力
 対有願無願対摂不摂対入定聚不
 入対報化対斯義如斯 然按本願
 一乗海円融満足極速無礙絶対不
 二之教也
 亦就機対論有信疑対善悪対正邪
 対是非対実虚対真偽対浄穢対利
 鈍対奢促対豪賤対明闇対斯義如
 斯 然按一乗海之機金剛信心絶
 対不二之機也可知
 敬白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乗海者
 成就無礙無辺最勝深妙不可説不
 可称不可思議至徳何以故誓願不
 可思議故 悲願喩如太虚空諸妙
 功徳広無辺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
 諸凡聖故猶如妙蓮華不染一切世
 間法故如善見薬王能破一切煩悩
 病故猶如利剣能断一切驕慢鎧故
 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諸魔軍故猶如
 利鋸能截一切無明樹故猶如利斧
 能伐一切諸苦枝故如善知識解一
 切生死縛故猶如導師善令知凡夫
 出要道故猶如涌泉出智慧水無窮
 尽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諸罪垢故
 猶如疾風能散一切諸障霧故猶如
 好蜜円満一切功徳味故猶如正道
 令諸群生入智城故猶如磁石吸本
 願因故如閻浮檀金映奪一切有為
 善故猶如伏蔵能摂一切諸仏法故
 猶如大地三世十方一切如来出生
 故如日輪光破一切凡愚痴闇出生
 信楽故猶如君王勝出一切上乗人
 故猶如厳父訓導一切諸凡聖故猶
 如悲母長生一切凡聖報土真実因
 故猶如乳母養育守護一切善悪往
 生人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往生故
 猶如大水能滌一切煩悩垢故猶如
 大火能焼一切諸見薪故猶如大風
 普行世間無所礙故能出三有繋縛
 城能閉二十五有門能得真実報土
 能弁邪正道路能竭愚痴海能流入
 願海乗一切智船浮諸群生海円満
 福智蔵開顕方便蔵良可奉持特可
 頂戴也
 凡就誓願有真実行信亦有方便行
 信其真実行願者諸仏称名願其真
 実信願者至心信楽願斯乃選択本
 願之行信也其機者則一切善悪大
 小凡愚也往生者則難思議往生也
 仏土者則報仏報土也 斯乃誓願
 不可思議一実真如海大無量寿経
 之宗致他力真宗之正意也
 是以為知恩報徳披宗師釈言
夫菩薩帰仏如孝子之帰父母忠臣之
帰君后動静非己出没必由知恩報
徳理宜先啓又所願不軽若如来不加
威神将何以達乞加神力所以仰告{已上}
 爾者帰大聖真言閲大祖解釈信知
 仏恩深遠作正信念仏偈曰
帰命無量寿如来 南無不可思議光
法蔵菩薩因位時 在世自在王仏所
覩見諸仏浄土因 国土人天之善悪
建立無上殊勝願 超発希有大弘誓
五劫思惟之摂受 重誓名声聞十方
普放無量無辺光 無礙無対光炎王
清浄歓喜智慧光 不断難思無称光
超日月光照塵刹 一切群生蒙光照
本願名号正定業 至心信楽願為因
成等覚証大涅槃 必至滅度願成就
如来所以興出世 唯説弥陀本願海
五濁悪時群生海 応信如来如実言
能発一念喜愛心 不断煩悩得涅槃
凡聖逆謗斉回入 如衆水入海一味
摂取心光常照護 已能雖破無明闇
貪愛瞋憎之雲霧 常覆真実信心天
譬如日光覆雲霧 雲霧之下明無闇
獲信見敬大慶喜 即横超截五悪趣
一切善悪凡夫人 聞信如来弘誓願
仏言広大勝解者 是人名分陀利華
弥陀仏本願念仏 邪見驕慢悪衆生
信楽受持甚以難 難中之難無過斯
印度西天之論家 中夏日域之高僧
顕大聖興世正意 明如来本誓応機
釈迦如来楞伽山 為衆告命南天竺
龍樹大士出於世 悉能摧破有無見
宣説大乗無上法 証歓喜地生安楽
顕示難行陸路苦 信楽易行水道楽
憶念弥陀仏本願 自然即時入必定
唯能常称如来号 応報大悲弘誓恩
天親菩薩造論説 帰命無礙光如来
依修多羅顕真実 光闡横超大誓願
広由本願力回向 為度群生彰一心
帰入功徳大宝海 必獲入大会衆数
得至蓮華蔵世界 即証真如法性身
遊煩悩林現神通 入生死園示応化
本師曇鸞梁天子 常向鸞処菩薩礼
三蔵流支授浄教 焚焼仙経帰楽邦
天親菩薩論註解 報土因果顕誓願
往還回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唯信心
惑染凡夫信心発 証知生死即涅槃
必至無量光明土 諸有衆生皆普化
道綽決聖道難証 唯明浄土可通入
万善自力貶勤修 円満徳号勧専称
三不三信誨慇懃 像末法滅同悲引
一生造悪値弘誓 至安養界証妙果
善導独明仏正意 矜哀定散与逆悪
光明名号顕因縁 開入本願大智海
行者正受金剛心 慶喜一念相応後
与韋提等獲三忍 即証法性之常楽
源信広開一代教 偏帰安養勧一切
専雑執心判浅深 報化二土正弁立
極重悪人唯称仏 我亦在彼摂取中
煩悩障眼雖不見 大悲無倦常照我
本師源空明仏教 憐愍善悪凡夫人
真宗教証興片州 選択本願弘悪世
還来生死輪転家 決以疑情為所止
速入寂静無為楽 必以信心為能入
弘経大士宗師等 拯済無辺極濁悪
道俗時衆共同心 唯可信斯高僧説
 六十行已畢 一百二十句